首页 资讯 正文

麦收第一线丨“00后”农机手小徐:5分钟收完一亩地

体育正文 34 0

麦收第一线丨“00后”农机手小徐:5分钟收完一亩地

麦收第一线丨“00后”农机手小徐:5分钟收完一亩地

6月(yuè)4日,在郓城县程屯镇徐楼村,身着黑色短袖(duǎnxiù)短裤的“00后”徐常明,站在金色麦田中格外显眼。身为农机手的他,将驾驶(jiàshǐ)着今年刚入手的“新战友”——雷沃谷神3106收割机,穿梭于麦田间。 “这台新机器补贴40300元,到手17万多。大屏幕能实时显示机器运转情况,比如发动机转得怎么样、粮仓快满了没,一旦满了或者哪里有点小毛病,它就会发出提醒(tíxǐng)。最省心的是处理(chǔlǐ)麦秸秆,切得粉碎(fěnsuì)直接还田……”说起这台收割机,徐常明笑(xiào)得眼睛眯成了线。 一麦赶三秋,麦收时节分秒必争。来不及过多闲聊,徐常明(xúchángmíng)便坐进驾驶室发动机器开镰收麦。只见齿轮大口大口地(dì)“吞”着麦子,金灿灿的麦粒顺着管道流(liú)进粮仓,又(yòu)快又顺当。经过计时测算,一亩地5至7分钟就能完成收割。 “去年开始跟我爸(bà)割麦,机子老旧,稍微(shāowēi)跑快一点,麦秸秆就堵得死死的,得下来用手掏,又耽误工夫又累人,今年可是(kěshì)轻松多了。”徐常明说,新机器的高效和便捷,让他在麦收中省心又省力。 “常明,这里割完(gēwán)了去王府村,那边还等着哩。”徐常明胸前的对讲机里传来(chuánlái)父亲(fùqīn)徐龙坤的声音。在麦收期间,父子俩分工明确,父亲负责接活、结算机收费用等工作,徐常明则专注于开车收割。 据徐龙坤介绍,前些天在河南(hénán)收麦子,父子俩拼了十天。为了(wèile)赶进度,徐常明常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,“他(tā)能吃苦,不喊累也不说困,到饭点的时候(shíhòu),我上车替他一会,只要有活,机子不能闲着。”父亲的话语中满是对儿子的赞许。 今年,郓城县145万余亩小麦长势喜人,亩产普遍在1200斤左右。“这多麻利,还得是年轻人,收得干净浪费少。”在地头间(jiān),忙着装麦的(de)村民脸上笑(xiào)开了花。 “先踏踏实实用(yòng)好这台机子(jīzi),等攒够了钱,再换个更大、更快的。”面对未来,徐常明充满信心。徐常明认为,像他这样的新农人,只要热爱土地、肯吃苦有想法,就能在(zài)土地上“刨”出属于自己的金子。 (大众新闻记者 蒋鑫 本报(běnbào)通讯员 苏亚 刘保迎 张来聚)
麦收第一线丨“00后”农机手小徐:5分钟收完一亩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