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常营福第社区治理探索|小区老有人偷偷种菜,社区一招巧妙化解

体育正文 2 0

常营福第社区治理探索|小区老有人偷偷种菜,社区一招巧妙化解

常营福第社区治理探索|小区老有人偷偷种菜,社区一招巧妙化解

圈地种菜是不少小区(xiǎoqū)的治理顽疾(wánjí),朝阳区北辰福第(dì)小区也是如此。据属地常营福第社区工作人员介绍,小区占地面积大,仅绿地(lǜdì)面积就达到5000平方米。近年来,由于物业公司资金周转困难,对于大面积绿地的养护显得力不从心,致使部分绿地荒废、斑秃,私建菜地的现象逐渐显现。因播种施肥散发臭味,而且滋生(zīshēng)蚊蝇,影响小区环境与居民生活,邻里(línlǐ)矛盾也加深了。

“我们挨家挨户和圈地种菜的居民沟通,经过了(le)解,大家其实都有各自的想法和原因。一些从外地来与子女同住的老人,因社交匮乏,便将(jiāng)种菜当作爱好与精神寄托。一些居民认为既然绿地成了荒地,种点菜反而能给小区(xiǎoqū)增添绿意。但实际上(shíjìshàng),小区公共绿地归全体业主共有(gòngyǒu),不能私自圈占。”工作人员说,耐心沟通和宣传劝说起到了一定效果,但问题难以根治,如果强行拔除,不仅容易(róngyì)(róngyì)“拔了种,种了拔”,治标不治本,还容易激化邻里矛盾。

于是,社区经过商讨,决定在荒废的绿地上搭建一座共享菜园,把各自圈地种菜变成集中统一(jízhōngtǒngyī)管理,并制定菜园守护者志愿服务方案。“我们再次与居民沟通,让(ràng)居民充分理解公共绿地的权属规定,引导大家主动清理私建(sījiàn)菜地的同时,寻找(xúnzhǎo)更为合适(héshì)的闲置场地,将500平方米的荒地改造成共享菜园,邀请居民种植和维护。”

就这样,圈地种菜的居民变成了(le)共享菜园的守护者,与其他社区志愿者一起(yìqǐ),组成了一支20人的志愿小队。社区制定菜园管理制度,分片区管理并明确日常维护责任人,保障菜园有序(yǒuxù)运作。“菜园得到了周边(zhōubiān)商家(shāngjiā)的支持,为我们提供了更合适的有机肥料,再加上菜园重新选址、统一管理,有效改善了异味、蚊虫等(děng)环境卫生问题,化解了邻里纠纷。”

社区还依托共享菜园,定期组织各类活动。“不少家长带孩子(háizi)来参加‘菜园亲子节’,不仅孩子们学习了农业知识,也增进(zēngjìn)了居民与(yǔ)社区间的交流。此外,我们还为菜园志愿者(zhìyuànzhě)举办了颁奖仪式,增强大家的价值感,提升大家对社区治理的积极性。”

“搭建共享(gòngxiǎng)菜园是(shì)第一步,下一步是要让(ràng)公共空间回归原本属性。”工作人员说,以前问题卡在圈地种菜难以根治,绿地始终(shǐzhōng)无法恢复。如今共享菜园开办一年了,邻里关系更紧密了,以前对(duì)社区治理(zhìlǐ)不理解、不支持的居民,也慢慢有了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。于是(yúshì),社区再次与大家商量,希望将共享菜园恢复为绿地。这一次得到了大家的支持。“小区此前绿地多处斑秃,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土壤均为回填土(huítiántǔ),不适宜栽种。我们也和物业沟通,在加强管理的同时,逐步更换土壤,合理施肥,让回归的绿地能保持下去。”

居民将小菜园恢复为绿地花园。

近日,共享菜园(càiyuán)改造正式启动,居民志愿者们来到现场,一起种上了约200株玫瑰(méiguī)。

圈地种菜看似是社区治理的小事,根治却并非易(yì)事,处理不当不仅问题易反弹(fǎndàn),还容易(róngyì)激化邻里矛盾,如何妥善、巧妙解决,考验基层治理的智慧与耐心。

常营福第社区搭建共享(gòngxiǎng)菜园,变私占为共享,变圈地种菜(zhòngcài)为志愿服务。一年的努力,看似耗时耗力,实则(shízé)一举多得,不仅巧妙解决了圈地种菜问题(wèntí),成功(chénggōng)恢复绿化;还有效增进了邻里友谊;同时让社区与居民间的联系更紧密,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支持、认可及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。

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
常营福第社区治理探索|小区老有人偷偷种菜,社区一招巧妙化解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