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都盐渎街道花吉村获评全国文明村
盐都盐渎街道花吉村获评全国文明村
盐都盐渎街道花吉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中新网(zhōngxīnwǎng)江苏新闻5月26日电(柏静 刘丛华)日前,在全国精神文明(jīngshénwénmíng)建设表彰大会上,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花吉村凭借“产业兴、乡风淳、文化活”的文明创建特色(tèsè),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。这个曾以(yǐ)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,如今以千亩葵园为画布,用文明实践作笔墨,绘就了一幅“村民富、村庄美、村风好”的新时代乡村振兴(zhènxīng)画卷。
花吉村新貌(xīnmào)。盐渎街道供图
乡村(xiāngcūn)焕新:白墙黛瓦里的文明底色
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(zhōng),花吉村(huājícūn)同步绘就(jiù)人居环境提升的实景画。全村累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15户,将里下河水乡元素融入建筑肌理,形成白墙黛瓦、飞檐套窗、竹篱花香的特色风貌。村民家门口,磨盘石碾被改造成景观小品,老砖旧瓦(jiùwǎ)拼贴成文化墙,留住乡愁记忆。
在改善农房的过程中,花吉村注重配套设施建设,完善新老村庄道路、污水管网、管道(guǎndào)燃气、景观绿化等配套功能(néng)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(nèi)设置棋牌室、阅览室、健身房、积分超市等,特别是(shì)35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,已成为开展文艺演出的主阵地,让村民不出村子就能享受到便捷(biànjié)的服务。
花吉村千亩葵园葵花盛放。盐渎(yándú)街道供图
葵园经济(jīngjì):从“金色花海”到“共富密码”
花吉村流转(liúzhuǎn)1500亩土地种植油葵、观赏葵等品种,改造提升葵园民宿,建设向日葵加工坊;与南京渔管家合作共建生态流水养殖项目,形成集农业、旅游(lǚyóu)、深加工、产学研于一体(yītǐ)的农旅(nónglǚ)示范区。每年6月,千亩葵园葵花盛放,吸引周边游客超10万人次。
该村(gāicūn)还通过党建带村建,鼓励党员带头兴办集体农场、发展高效农业,带动350余名村民在“家门口”就业,实现村集体收入达115万元(wànyuán),人均(rénjūn)纯收入约3.7万元。
积分治村:小(xiǎo)制度激活文明大能量
花吉村积极探索积分(jīfēn)制管理创新举措,围绕爱党爱国、遵纪守法(zūnjìshǒufǎ)、乡村建设等十二个方面开展日常积分量化管理,每月定期开展积分活动。该村组建了以村“两委(liǎngwěi)”干部带头,包括监督员、积分兑换超市柜员的服务队伍,广泛宣传党的政策(dǎngdezhèngcè),协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。
该村每月开展星级文明户评议活动,通过组长提议、群众代表(dàibiǎo)商议等方式评定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村民通过积分兑换1000余件奖品。
文化(wénhuà)铸魂:从“精神粮仓”到“幸福磁场”
花吉村文化大院里,村史馆(shǐguǎn)陈列着老农具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图书角藏书超12000册,形成(xíngchéng)“15分钟(fēnzhōng)文化服务圈”。“锦绣夕阳文艺宣传队”自编自导自演传统戏曲、民间舞蹈、娱乐小品等节目,用喜闻乐见的方式(fāngshì)让观众感受生活的美好。“道德(dàodé)讲堂”坚持(jiānchí)开讲,邀请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、教育(jiàoyù)局等部门专家授课,开展(kāizhǎn)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、科学常识教育、健康教育、文明礼仪教育等,提高广大居民的道德素养。该村还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,举行“十星文明户(wénmínghù)”“好婆婆、好媳妇”“好人”等评选活动,弘扬真善美,传递正能量,进一步促进了乡风民风的好转。
如今的(de)花吉村,不仅(bùjǐn)有(yǒu)物质上的丰收,更有精神上的富足,先后获评(huòpíng)“江苏省文明村”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”“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”“江苏省卫生村”“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”“江苏省第一批宜业宜居和美乡村示范村”等。
花吉村党总支书记吴晓华表示(biǎoshì),下一步(yībù)将建设葵花研学基地,推动“农业观光”向“文化体验”升级,让文明创建成果像向日葵一样,永远朝着(cháozhe)阳光生长。(完)
中新网(zhōngxīnwǎng)江苏新闻5月26日电(柏静 刘丛华)日前,在全国精神文明(jīngshénwénmíng)建设表彰大会上,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花吉村凭借“产业兴、乡风淳、文化活”的文明创建特色(tèsè),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。这个曾以(yǐ)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,如今以千亩葵园为画布,用文明实践作笔墨,绘就了一幅“村民富、村庄美、村风好”的新时代乡村振兴(zhènxīng)画卷。
花吉村新貌(xīnmào)。盐渎街道供图
乡村(xiāngcūn)焕新:白墙黛瓦里的文明底色
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(zhōng),花吉村(huājícūn)同步绘就(jiù)人居环境提升的实景画。全村累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15户,将里下河水乡元素融入建筑肌理,形成白墙黛瓦、飞檐套窗、竹篱花香的特色风貌。村民家门口,磨盘石碾被改造成景观小品,老砖旧瓦(jiùwǎ)拼贴成文化墙,留住乡愁记忆。
在改善农房的过程中,花吉村注重配套设施建设,完善新老村庄道路、污水管网、管道(guǎndào)燃气、景观绿化等配套功能(néng)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(nèi)设置棋牌室、阅览室、健身房、积分超市等,特别是(shì)35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,已成为开展文艺演出的主阵地,让村民不出村子就能享受到便捷(biànjié)的服务。
花吉村千亩葵园葵花盛放。盐渎(yándú)街道供图
葵园经济(jīngjì):从“金色花海”到“共富密码”
花吉村流转(liúzhuǎn)1500亩土地种植油葵、观赏葵等品种,改造提升葵园民宿,建设向日葵加工坊;与南京渔管家合作共建生态流水养殖项目,形成集农业、旅游(lǚyóu)、深加工、产学研于一体(yītǐ)的农旅(nónglǚ)示范区。每年6月,千亩葵园葵花盛放,吸引周边游客超10万人次。
该村(gāicūn)还通过党建带村建,鼓励党员带头兴办集体农场、发展高效农业,带动350余名村民在“家门口”就业,实现村集体收入达115万元(wànyuán),人均(rénjūn)纯收入约3.7万元。
积分治村:小(xiǎo)制度激活文明大能量
花吉村积极探索积分(jīfēn)制管理创新举措,围绕爱党爱国、遵纪守法(zūnjìshǒufǎ)、乡村建设等十二个方面开展日常积分量化管理,每月定期开展积分活动。该村组建了以村“两委(liǎngwěi)”干部带头,包括监督员、积分兑换超市柜员的服务队伍,广泛宣传党的政策(dǎngdezhèngcè),协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。
该村每月开展星级文明户评议活动,通过组长提议、群众代表(dàibiǎo)商议等方式评定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村民通过积分兑换1000余件奖品。
文化(wénhuà)铸魂:从“精神粮仓”到“幸福磁场”
花吉村文化大院里,村史馆(shǐguǎn)陈列着老农具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图书角藏书超12000册,形成(xíngchéng)“15分钟(fēnzhōng)文化服务圈”。“锦绣夕阳文艺宣传队”自编自导自演传统戏曲、民间舞蹈、娱乐小品等节目,用喜闻乐见的方式(fāngshì)让观众感受生活的美好。“道德(dàodé)讲堂”坚持(jiānchí)开讲,邀请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、教育(jiàoyù)局等部门专家授课,开展(kāizhǎn)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、科学常识教育、健康教育、文明礼仪教育等,提高广大居民的道德素养。该村还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,举行“十星文明户(wénmínghù)”“好婆婆、好媳妇”“好人”等评选活动,弘扬真善美,传递正能量,进一步促进了乡风民风的好转。
如今的(de)花吉村,不仅(bùjǐn)有(yǒu)物质上的丰收,更有精神上的富足,先后获评(huòpíng)“江苏省文明村”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”“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”“江苏省卫生村”“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”“江苏省第一批宜业宜居和美乡村示范村”等。
花吉村党总支书记吴晓华表示(biǎoshì),下一步(yībù)将建设葵花研学基地,推动“农业观光”向“文化体验”升级,让文明创建成果像向日葵一样,永远朝着(cháozhe)阳光生长。(完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